校园弑师惨剧背后的罪与罚

发布日期:2008-11-03 浏览次数:49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两句古训见证了我国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但是,最近几起连发在校园的弑师惨剧让人感到这些传统道德观念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学生持刀挥向自己的老师,而且竟然都巧合地发生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之后的10月,令人扼腕叹息。

生死一瞬间。正值壮年的教师生命在学生的刀下逝去,而凶手,豆蔻年华刚刚开始,也将要背负杀人的罪名走上不归路。

血的事实让我们无法再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面对惨剧,人们震惊、叹息、悲痛,究竟有多深的刻骨仇恨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刀刃相向?杀人须偿命的道理,相信一个受过著名高等学府法律专业四年教育的学生不会不懂得,何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的眼中轻如草芥?曾经真挚健康的师生关系哪儿去了?

有人说多建一座学校就能少建一所监狱。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修养的公民。然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考试分数为中心的功利教育思想依然成为主流,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为了考第一、上重点背负过多的压力,在这样的教育价值理念下,有关生命价值的教育几乎成为空白。

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对立,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到底谁之过?当前的教育体制、社会文化环境的不良影响应该值得我们反思。

争论:弑师血案为何频发

10281840分许,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201室内,该校法学院教授程春明在上课前,被一手持菜刀冲入教室的男子砍倒,随后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事后该学生拨打电话自首。经警方证实嫌疑人为该校大四学生。

无独有偶,在此案发生之前的1021,缙云县盘溪中学学生丁于真杀死女教师潘伟仙。丁于真沉迷于网络,经常请假不上课而去上网。潘老师与他进行谈话,并与丁于真一起去他外公家了解相关情况。途中,老师被丁推下悬崖,丁发现老师并未死去后,还用绳索将其勒死;

104,山西朔州二中一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拿刀捅向郝旭东老师,致使该教师当场死亡.....

一连串校园凶杀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各大网站的论坛上,网友们在痛惜之余,开始思考导致校园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

有网友指出,层出不穷的校园凶杀案拷问我们每一个人,到底中国教育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当校园暴力升级到弑师地步,我们的教育专家是否该深思这一现象了。

有网友认为之所以会一而再在而三的发生学生杀老师的悲剧,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的功利化教育。当前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老师忽视和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情感沟通交流,在高度竟争的环境下,学生精神压力加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所以会产生极端的暴力方式。

还有网友呼吁社会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孩子在成长中面临的诱惑与威胁并不少,色情、暴力等信息扑面而来,孤独、孤僻等心理油然而生。也许当我们的成人沉醉于莺歌燕舞、忙碌应酬、大加享乐之时,我们孩子的心却可能已经扭曲和麻木。现在孩子面临的社会已经大不同我们的时代,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残酷的现实。

反思:教师与学生,熟悉的陌生人?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师生关系本应是一种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如今这种师生关系的和谐因为种种原因正经历着沦丧的危机。

学生课堂杀人的残忍与镇静令人震惊,更令人震惊的是学生心中与年龄不符的敌视、仇恨和压力。杀死山西朔州男教师的学生在自己的死亡日记中自称我就是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 如果不是事后日记透露的信息,谁会了解一个花季的少年胸中竟然充斥着如此的愤懑、不满与自卑?教师和学生,因何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师生之间关系的日趋冷漠在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中凸显。

今年年初的杨不管事件曾引起媒体对于师德缺失的热议:两个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争执引起斗殴,后来被称为杨不管的老师竟然坐视不管,继续上课,直至其中一位学生在打斗中猝死。

教师冷漠对待学生的态度曾引来一片谴责,而陷于道德谴责漩涡中的杨老师也向媒体记者透露自己的苦衷,自己的行为也是出于一种无奈:曾有老师因为管学生而遭报复曾被砍断手指。同情杨不管的人援引曾发生在北京海淀区一座学校的学生殴打辱师事件,指出如今师道尊严正在沦丧,师生感情淡漠,老师的自身安全也应受到关注与保护。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发生在10月份的一连串弑师事件似乎验证了教师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为什么走向淡漠甚至敌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功利化教育模式,家长、学校、老师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从幼儿园开始,学生就开始背负竞争的压力,生命价值的教育被忽略,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被忽略,最终导致学生以暴力手段处理现实矛盾的悲剧发生。

合肥工业大学的一位老师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敌视,原因在于师生间长期缺乏相互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更是缺乏老师的理解与关注。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很多老师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关注的是学生成绩的好坏,忽视了与学生情感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校园悲剧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当前教育的一种缺失。

教训:育人为本,培育新型师生关系

响彻着朗朗读书声的校园曾是人们心中的纯净的象牙塔,而如今今校园里暴力事件却屡见不鲜:从学生之间的相互斗殴,到学生辱师事件,再到今天的弑师事件,生命的逝去警醒我们怎样避免校园悲剧的再一次重演?

时代在变化,传统的道德价值理念也在发生转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校园这片净土也不可避免地经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教育片面追求成绩,师德建设日益弱化,师生之间感情淡漠,而与此同时,凶杀、色情、暴力冲斥在触手可及的各种媒体上,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些消极面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暴力事件的一再发生反映出危机正在一步步地逼进校园。

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互信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这或许是化解当前校园危机的有效途径。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开玉认为,解决校园危机的突破口在于及时改进我们的教育模式与管理方式。教书育人是教育的天职,教育的终极意义在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国民,教育应始终将育人放在首位,树立师生人格平等的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加强师德建设,注重以情动人,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学校要为师生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建设和谐社会,我们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但更需要的是心理健康,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公民。这是我们的教育界、乃至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